我們所望見的世界,是內在心靈的寫照。無論身在何方,
只要我們的心足夠開闊,世界便寬廣而遼闊;
只要我們的心是自由的,「家」便無處不在。— 辰攸
「我是無屋者 ( houseless ),而非無家者 ( homeless )。」— 《遊牧人生》
–
電影《遊牧人生》講述了女主在歷經金融危機及喪夫之痛後,
獨自踏上遊牧生活的故事。
在漂泊的公路生活裡,
她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
即便只是短暫的相遇,
卻擁有最珍貴的時光。
他們試圖在自由與困境之間尋找生命價值,並透過這趟旅程療癒過往的傷痛,
引領著觀眾重新思考「家」的意義。
–
‘’家只是一個單詞,還是存放在你心中的依歸?‘’
這段印烙在車居族身上的文字,
打破了我們以往對於家的認知。
人們走入遊牧生活的原因有很多,
或許是渴望自由、追尋理想,
又或是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欣賞世界之美,
活出心中所想,不留下遺憾。
對於他們而言,
家並不只限於有形的屋瓦磚牆,
而是一種能夠在心靈上找到依靠和歸屬感的存在。
–
也許是因為生活的壓力,
在我們享受著相對豐裕的物質生活時,心靈卻彷彿被一層厚重的枷鎖所束縛。
因此,
偶爾也嚮往著無拘無束的遊牧生活,
欽佩著那些能夠放下一切追逐理想的人們。
然而儘管遊牧生活是自由且豐盛的,
卻也伴隨著相應的代價—獨自承擔生活的重擔。
究竟哪一種生活方式更好呢?
我想這無關好壞,
而是與我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有關。
–
嘿,無論你身在何方,
無論你現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,
漂泊亦可,規律亦然,
都要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。
也許暫時難以拋下一切遠行,
但生活並不僅止於工作,
好好的放鬆、調適身心也同等重要。
我們所見的世界,
是內在心靈的投射。
只要我們的心足夠開闊,
世界便是遼闊而寬廣的。
只要我們的心是自由的,
家,便無處不在。
願你能找到「心」的歸宿,
通往內心嚮往的自由之地。
by, 辰攸